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全文

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

出处:《泊采石二首 其二
宋 · 李流谦
江头杨柳浅于金,泽国馀寒春未深。
才见桃花能慰眼,便同踯躅每伤心。
琼枝璧月自惆怅,山色潮声无古今。
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

注释

江头:江边。
杨柳:柳树。
浅于金:比金还轻柔。
泽国:水乡。
馀寒:余下的寒冷。
才见:刚刚看到。
桃花:桃花。
能慰眼:让人心情舒畅。
踯躅:一种植物,这里指代伤感的事物。
伤心:伤感。
琼枝:如玉的枝条。
璧月:皎洁的月光。
自惆怅:令人惆怅。
山色:山的颜色。
潮声:潮汐的声音。
无古今:永恒不变。
閒访:闲时探访。
阇黎:和尚。
倒戈地:发生过倒戈事件的地方。
汉德:汉朝的美德。
讴吟:歌颂。

翻译

江边的柳树比金还轻柔,水乡的余寒还未完全消退。
刚刚看到桃花就能让人心情舒畅,但想起踯躅花又总会让人伤感。
如玉的枝条和皎洁的月光令人惆怅,山色与潮声却永恒不变。
闲时去探访那曾发生过倒戈事件的地方,那里正应颂扬汉朝的美德和歌谣。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江边杨柳、桃花等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愁和不舍之情。

“江头杨柳浅于金”一句,以杨柳比喻春光易逝,金色可能指的是初春时节的淡黄色光彩,也许暗示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泽国馀寒春未深”,通过描写春天的寒意尚存,以及春光还未浓烈,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一种淡淡哀愁。

“才见桃花能慰眼,便同踯躅每伤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看到桃花时内心的感触。这里的“踯躅”指的是徘徊不前,表达了一种留恋之情。桃花往往象征着美好而易逝的事物,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将自己的伤感与春天的景色紧密相连。

“琼枝璧月自惆怅”一句,以琼枝比喻高洁,而璧月则是清辉的月亮。这里表达了一种自我反思的情绪,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

“山色潮声无古今”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超脱感受。在这句话中,“山色”与“潮声”都是描写自然之美,而“无古今”意味着诗人对于时间的超越,似乎在说这些景象是永恒不变的。

最后两句“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历史场景或者个人经历。这里的语言比较隐晦,有待进一步解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换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易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