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全文

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

开尊刻烛思蹁跹,况是支公入洛年。
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
生凉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
说到浮生俱不系,空馀慧业未全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冬夜,九傲堂内的一次雅集,诗人张萱与友人胡鹤师、车道龙共聚一堂,饮酒赋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与超然物外的智慧。

首联“开尊刻烛思蹁跹,况是支公入洛年”,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充满期待的氛围。尊酒已开,蜡烛已点燃,时间仿佛被凝固,等待着诗人的思绪翩翩起舞。同时,借用支遁(支公)初到洛阳的典故,暗示这次聚会虽非名士云集,却同样充满才情与机智。

颔联“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大隐者虽身居湖海之间,却傲骨铮铮,不为世俗所拘;小乘禅者虽有修行之功,但内心仍感惭愧,未能完全摆脱束缚。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颈联“生凉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描绘了一幅月光如水、清风徐来的画面。随着夜色的深沉,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四周的树木仿佛被一层轻烟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宁静与超脱心境的写照。

尾联“说到浮生俱不系,空馀慧业未全捐”,点明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在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中,诗人认为一切皆不可系,唯有智慧的传承与积累,才是永恒的价值所在。这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智慧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