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注释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仁孝:仁爱和孝顺。
五亩园:自家的小园子。
么凤:麻雀和凤凰。
巢鷇:鸟巢中的小鸟。
饲食:喂食。
瑞异:吉祥奇异的事物。
乳哺:哺乳期的小鸟。
鸢与蛇:两种可能威胁小鸟的动物。
中孚:诚信的美德。
鱼与豭:泛指各种动物,包括猪狗。
循吏:奉公守法的好官。
悃愊:诚实、质朴。
全活:保全生命。
两鹊:两只喜鹊。
楂楂:形容沉默无声。
酷吏:残酷的官吏。
鬼车:古人对暴政下人民悲惨生活的比喻。
翻译
从前我家的先父,家中仁爱孝顺传扬。家中有个五亩大的园子,麻雀凤凰聚桐花香。
那时乌鸦和喜鹊,小鸟巢中伸手可触。
想起我和孩子们,喂食看它们群飞呀。
乡亲们惊叹神奇,老者们笑着感慨。
他们说幼鸟还在哺乳,怕鸢蛇伤害太厉害。
我们手脚轻柔,对它们从不加害。
主人如得信赖,鸟儿亲近不远离。
由此可知,诚信感化万物,连猪狗也能和谐。
柯侯是古代的好官,朴实无华真君子。
他在漳河边任职,救活的人数众多如沙。
他的仁心感动异族,两只喜鹊栖息在他府衙。
只可惜它们不会说话,只能相对无声地呆望。
善行恶行都有回应,古人的教诲并非夸大。
你看那些暴虐的官吏,所到之处人们哀号如鬼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共生的美好画面。开篇“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表明了诗人对祖上仁德行为的怀念与赞扬。紧接着,“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展示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小家庭园林景象,其中“么凤”指的是蜜蜂和凤蝶,这里化用了古代对凤凰的美好寓意,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继续描述园中鸟类的安居乐业,“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这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女的深情。
接下来的“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则透露出周围人们对于这种和谐生态环境的赞誉与羡慕。紧接着,“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诗人通过对比手足能够触及但不伤害小动物来强调这种非暴力的和谐关系。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的仁慈与诚信的肯定,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信任。紧接着,“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则进一步强调这种和谐关系能够深入到水族动物之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这里通过对古代清官的赞美,以及他们在治理河川时的智慧和仁心,来衬托主人的德行。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仁厚之心能够感化不同种族(这里指的是不同生物)的赞扬,而“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则是诗人对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这种美好情景的无奈。
最后,“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通过引用“善恶有报”的古语来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善恶有应的规律,并对比那些酷吏(残忍官吏)到处制造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清廉政治以及自然生态平衡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