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
出处:《逢牧》
宋 · 梅尧臣
国马一何多,来牧郊甸初。
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
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
或践麦无根,或齧树无肤。
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
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
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
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
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
或践麦无根,或齧树无肤。
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
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
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
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国马:指国家所有的马匹。郊甸:郊野、田野。
驱:驱赶。
斗蚁:形容马匹聚集得密密麻麻。
惊乌:受惊的乌鸦,比喻马匹散乱。
践:踩踏。
齧:咬,这里指啃食。
牧卒:放牧的士兵。
墟:村落。
餔:喂食。
官租:官府的赋税。
翻译
国家的马匹多么众多,刚来到郊野放牧开始。大群有几百匹,小群也有几十只被驱赶而来。
有的聚集得像斗蚁般密集,有的分散得像受惊的乌鸦四处飞窜。
有的踩踏麦田连根拔起,有的啃食树木直到皮肉无存。
放牧的士兵毫不在意,他们牵着鞭子进入百姓的村落。
想给他们酒喝,想给他们食物吃。
到了傍晚,他们吃饱喝足,就枕着鞭子躺在路边。
他们身处异乡,无人关心这是别人的土地,又有谁会想到要缴纳官府的赋税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郊野所见的壮观景象。他注意到国家的马匹众多,刚从城市来到田野放牧。成百上千的马匹,大的群聚数百,小的群则几十匹,它们活动时或聚集成蚁穴般密集,或散开如受惊的乌鸦。马匹们随意践踏麦田,啃食树木,显示出无人约束的放纵。
然而,负责放牧的士兵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只顾自己,甚至进入百姓的居所。诗人提出想要给这些马匹提供酒食,但显然并未得到回应。到了傍晚,马匹吃饱喝足后,士兵们枕着鞭子躺在路边,显然对这片土地并不关心,更没有人会想到这些马匹是公家的财产,需要征收官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对比,揭示了官马管理的疏忽和民间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