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
出处:《上径山》
清 · 宋大樽
忽在白云上,如浮沧海中。
云消常作雪,天近但闻风。
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
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
云消常作雪,天近但闻风。
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
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径山所见的景象,以轻盈飘逸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环境。首句“忽在白云上”写出了登山时仿佛置身于云端的奇妙感觉,形象生动。接着,“如浮沧海中”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海上孤舟,进一步强化了山势的高远和自身的渺小。
“云消常作雪”暗示了山间气候多变,云散后可能降下雪花,增添了山景的神秘与清冷。而“天近但闻风”则通过听觉,传达出山中宁静,只有风声相伴的寂静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山的历史联想,“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暗指此地曾是僧侣修行或古代帝王避暑的地方,增加了径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一句“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道人嘲笑诗人的来访,似乎在说为何要冒着严寒来这高寒之地,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径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