蔌蔌每惊穿屋至,疏疏偏称隔帘看
出处:《南康喜雪》
宋 · 陈宓
万里乾坤一玉山,新春都作腊前寒。
满园柳眼未曾破,何处梅花如许残。
蔌蔌每惊穿屋至,疏疏偏称隔帘看。
自惭老守无恩惠,空叹编氓出户难。
满园柳眼未曾破,何处梅花如许残。
蔌蔌每惊穿屋至,疏疏偏称隔帘看。
自惭老守无恩惠,空叹编氓出户难。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乾坤:天地。
玉山:比喻洁白、高大。
新春:新年。
腊前寒:比腊月还寒冷。
柳眼:柳树初生的新叶。
破:萌芽。
何处:哪里。
如许:如此。
蔌蔌:形容雪落的声音。
穿屋至:穿透房屋来到。
疏疏:稀疏。
隔帘看:隔着窗帘观看。
老守:老守官,指官员。
恩惠:恩赐或好处。
编氓: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
出户难:出门困难。
翻译
广袤天地如同一座玉山,新年却比腊月还要寒冷。满园的柳树还未发芽,哪里的梅花竟凋零得如此严重。
簌簌声常常惊扰屋内,稀疏的雪花隔着窗帘观看更显凄凉。
我这老守深感惭愧,没有恩泽可施,只能空自感叹乡民出门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南康喜雪》,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南康地区早春寒冷气候的独特感受。首句“万里乾坤一玉山”,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雪覆盖大地,如同一座玉雕的高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壮丽景象。接着,“新春都作腊前寒”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年之际天气异常寒冷的惊讶和感叹。
“满园柳眼未曾破,何处梅花如许残”两句,通过写柳树尚未发芽,暗示了冬寒未消,而梅花却已经凋零,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早春的凄冷与寂寥。诗人运用“蔌蔌”、“疏疏”等叠词,描绘雪花飘落的声音和形态,增添了动态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自惭老守无恩惠,空叹编氓出户难”,诗人感慨自己作为地方官员,未能给百姓带来温暖,只能空自叹息,民众在严寒中出门艰难。这既是对自身职责的反思,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雪景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令变迁、民生疾苦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