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
出处:《暮春偶成四首 其四》
宋 · 廖行之
春色堂堂去,云容故故阴。
情连芳草远,愁共碧波深。
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
杖头方寂寞,那得浊醪斟。
情连芳草远,愁共碧波深。
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
杖头方寂寞,那得浊醪斟。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暮春偶成四首(其四)》描绘了春天逐渐消逝的景象和诗人心中的情感。首句“春色堂堂去”,形象地写出春光渐行渐远,明媚不再;“云容故故阴”则暗示着天气转阴,春意黯淡。接下来,“情连芳草远”表达了诗人对春色的留恋,将情感寄托于远方的芳草;“愁共碧波深”则通过碧波的深度象征内心的愁绪。
后两句“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进一步渲染氛围,一场春雨过后,鸣鸠的叫声也显得沉寂,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即将逝去。结尾“杖头方寂寞,那得浊醪斟”以孤独的形象出现,诗人手持拐杖,内心寂寞,无心饮酒,更显出对春去的哀伤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变化,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光的喜爱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