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侯绝俗唱,韩子当敌勇
北风散作花,巧丽世无种。
霾昏得照曜,尘滓归掩拥。
荒林无空枝,幽瓦有高陇。
分才一毛细,聚或千钧重。
飞飏窥已眩,摧压听还凶。
渔舟平系舷,樵屩没归踵。
空令物象瑩,岂免川涂壅。
争光姮娥妒,失色羲和恐。
赖逢阳气蒸,转作水波溶。
舞庭称贺严,扫路传呼宠。
冲游谢壮少,避卧甘闲冗。
吴侯绝俗唱,韩子当敌勇。
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和冲卿雪诗并示持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
开篇“地卷江海浮,天吹河汉涌”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天地间的壮观景象,水涛涛、云翻腾,显示了一种强烈的动力美。紧接着,“北风散作花,巧丽世无种”描绘了北风带来的变化,使得世界变得色彩斑斓,如同奇花异草般美丽,但又是世所罕见。
诗人通过“霾昏得照曜,尘滓归掩拥”表达了一种从混沌到明朗的转变,以及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哲理。随后,“荒林无空枝,幽瓦有高陇”则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又充满历史感的场景,给人以深邃和孤寂之感。
“分才一毛细,聚或千钧重”两句,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事物从微小到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蕴含的力量。接着,“飞飏窥已眩,摧压听还凶”则通过对比轻盈与沉重、动静相宜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自然界中的强弱对比。
“渔舟平系舷,樵屩没归踵”两句,以渔舟和樵夫的活动为背景,表达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场景。而“空令物象莹,岂免川涂壅”则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一种哲学思考。
诗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光影、色彩变化的描写,如“争光姮娥妒,失色羲和恐”,表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惧怕,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随后,“赖逢阳气蒸,转作水波溶”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变化的一种赞美。
最后几句“舞庭称贺严,扫路传呼宠。冲游谢壮少,避卧甘闲冗。吴侯绝俗唱,韩子当敌勇。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以及作者个人对于时事和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景象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在宋代社会中的卓越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