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
出处:《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其三》
宋 · 李流谦
刻鹄工夫愧不量,弓裘遗绪可能忘。
一廛未遂耕桑计,半世空磨翰墨场。
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
霜松不学閒桃李,报答东君日月长。
一廛未遂耕桑计,半世空磨翰墨场。
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
霜松不学閒桃李,报答东君日月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学业与生活感慨的诗篇。
“刻鹄工夫愧不量,弓裘遗绪可能忘。” 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对古人刻苦学习、精通技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学习态度上的自责和不足感。刻鹄工夫指的是古代匠人雕刻鸿凤的细致,愧不量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衡量的敬仰与自愧。
“一廛未遂耕桑计,半世空磨翰墨场。”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生涯规划和学业成就的感慨。一廛即是书房,一廛未遂则说明了作者在学术上的追求并未完全实现;半世空磨指的是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和写作之中。
“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与释然。桐烬偶收可能是指书籍的保存不易,其中的知识难以完全吸收;璧瑕误指则是说即便在学问上出现了错误,也无需过于自责。
“霜松不学閒桃李,报答东君日月长。” 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个人品格和学术追求的坚持。霜松比喻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不学閒桃李则强调了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不随世俗;报答东君日月长,则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以及对个人承诺的持续回报。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自我反省,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学术追求与个人的生命态度。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个人成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