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全文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宋 · 吴芾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
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注释

老眼:视力衰退的眼睛。
华发:白发。
竟:究竟。
何待:等待什么。
理合:按理应。
葬:埋葬。
荒郊:荒凉的郊野。
岧峣:高峻。
荣木:繁茂的树木。
枯条:枯枝。
夕:夜晚。
朝:清晨。
幸:幸运。
相去无几何:距离不远。
游:相伴。
还家:回家。
挽者歌:哀悼的挽歌。
奠我:祭奠我。
山之阿:山的一边。

翻译

我日渐老眼昏花,白发一天天稀疏。
既然不死也不知道等待什么,按理应该埋葬在这荒凉的郊野。
荒郊野外有什么?四周都是高峻的山峰。
茂盛的树木期待秋天落叶,如今也只剩下枯枝。
夜晚有青松陪伴,清晨有白石相守。
幸运的是父母的坟墓离我不远。
现在能与他们相伴,喜悦如同回到家中。
心中充满欢喜,哪里还需要哀悼的挽歌呢。
如果有谁来祭奠我,只需询问山的哪一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终点的无奈。开篇“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写出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深刻感受,老眼昏花,头发转白,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变化。

接着,“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坦然和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诗人觉得既然活着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如早些安息于荒野之中。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则进一步描绘了荒郊的孤寂与辽阔,四周环绕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峦,这里没有喧嚣,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通过对比生长繁茂的树木与自己衰老的状态,强化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即便是曾经郁郁葱葱的树木,也终将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凋零。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和依恋。青松在黄昏时分给予安宁,白石在清晨时分给予希望,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超然之想。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先墓地的眷恋和依赖。即便是在荒郊,也希望能与先人的墓葬相近,以此作为精神上的慰藉。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则是对能够在这片荒野中漫步,寻找到一种归属感的喜悦。诗人通过这种行动,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顿和平静。

最后,“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我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则是对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宁静的宣告。在这片荒野中,即便是有朋友前来吊唁,也无需多言,只须询问山峦间的灵魂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死亡、自然和先人墓地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超越的一种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