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开三径,何须汎五湖
明 · 张萱
独握如椽笔,时掀似戟须。
折芳山有鬼,颂橘木为奴。
见说开三径,何须汎五湖。
迷津如欲问,莫忘老农夫。
折芳山有鬼,颂橘木为奴。
见说开三径,何须汎五湖。
迷津如欲问,莫忘老农夫。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名为《邓玄度观察以归兴十章见寄用来韵漫赋草土馀生不宜拈弄笔墨第兰契久阔芳讯遥临掩泣抒怀罪我勿计也》(其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独握如椽笔”,以“如椽笔”比喻诗人手中握着的笔如同巨椽,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创作时的豪情与决心。接下来的“时掀似戟须”,则通过描述笔尖如同戟须般锋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创作时的锐意进取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折芳山有鬼,颂橘木为奴”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山和树木赋予了生命,山中有鬼在折取芳香的植物,而橘木则甘愿成为颂扬的对象,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见说开三径,何须汎五湖”两句,引用了“三径”和“泛五湖”的典故,前者出自汉代蒋诩的故事,象征着隐居生活;后者则源自晋代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代表了游历四方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不必追求远游四方的壮举,开三径即足以享受宁静与自由。
“迷津如欲问,莫忘老农夫”则是对友人的提醒与期待,希望友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或困惑时,能够回想起老农夫的智慧与经验,做出正确的决定。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