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狂澜势倒谁能挽,愁绝中流击楫人全文

狂澜势倒谁能挽,愁绝中流击楫人

出处:《题潇湘寄舫
清 · 张百熙
我从潇湘来,苦忆潇湘水。
不见潇湘见明月,月下关山几千里。
去年秋气入悲歌,今年秋来情更多。
张翰莼鲈等闲事,扁舟不决当如何,香王老人发奇想,宦海苍茫支奇舫。
破浪时无宗悫风,蓬莱路阻行安往。
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
狂澜势倒谁能挽,愁绝中流击楫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百熙的《题潇湘寄舫》,表达了作者对潇湘之地的深深怀念以及身处宦海的感慨。诗中以“我从潇湘来”开篇,通过回忆潇湘之水,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不见潇湘见明月”描绘出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象,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远方的牵绊。

“去年秋气入悲歌,今年秋来情更多”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深化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张翰的典故“莼鲈之思”被用来寄托归隐之意,而“扁舟不决当如何”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抉择的迷茫。

“香王老人发奇想,宦海苍茫支奇舫”暗含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以“香王老人”自比,寓言般地表达出在广阔无垠的宦海中寻找方向的艰难。接下来的诗句“破浪时无宗悫风,蓬莱路阻行安往”,借宗悫的典故,表达了在逆境中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

最后,“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运用比喻,形容眼前的困境如同浩渺的大海,找不到出路。“狂澜势倒谁能挽,愁绝中流击楫人”以“中流击楫”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悲壮决心和无奈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