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出处:《寄中条道者》
唐 · 贯休
柏梯杉影里,头白药山孙。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
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
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他的头发已白,生活在柏树成荫、杉木投影的环境中。诗中的“今古管不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是非争肯论”则显示了他对于世间纷扰不愿置喙的态度。
接下来的“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两句,是对高人生活状态的描写。“虎须”暗示山中猛兽,“瀑滴”则是山间清泉之声;“禅衲”指的是僧人的衣衫,而“苔痕”则表明他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修行,衣衫上布满了苔藓的痕迹。
最后两句“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与外界沟通的遗憾。这里的“龙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传说中的物品,或许是一个比喻,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无因接话言”则表明即使有愿望交流,也缺乏契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以及对于与外界沟通困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