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出处:《再和宿囊山三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注释
乞骸:请求归葬。凝香:香气留恋。
逐臭夫:追逐恶臭的人。
牛角书:简陋的书籍。
村学:乡村学校。
食堂厨:食堂的饭菜。
喜鹊:报喜的鸟。
朝报:早朝的消息。
笥:箱子。
悬鹑:破烂衣服。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归隐田园著称)。
归去早:早早归隐。
村翁:村里的老人。
迷涂:迷失的生活方向。
翻译
不再做只为香气留恋的守候者,也不愿追随只会追逐恶臭的人。用牛角刻写的书籍足以教导乡村的孩子,家中的鱼羹饭菜比食堂更为可口。
家中没有喜鹊报早朝的消息,箱子里的破旧衣物象征着贫困的生活。
常常尊敬陶渊明早早归隐,直到村里的老人才意识到生活的迷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与世俗的态度。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这里以“乞骸”(骨骼)为喻,指不追求虚名;“凝香”则象征高雅之物。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抵制和超脱。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通过牛角做成的简陋书册与家中普通饮食,与一般人追求豪华的学习工具和美味佳肴相比较,诗人赞扬了朴素生活的价值。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没有喜鹊带来消息,反而是家中的简陋物品如悬挂的鹑鸟和画着海图的箱子,更能引起诗人的兴趣。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诗人尊崇古圣先贤(如孔子),希望能够早日回归到他们的智慧之中。最后,“村翁”指的是生活在田园中的老者,他们可能对世事有所迷惑,但诗人自己却显得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与世俗价值观念的选择,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