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阴阳变化在舒惨,千里岂足劳建除全文

阴阳变化在舒惨,千里岂足劳建除

出处:《上知郡承议
宋 · 郑侠
至乐之性长自馀,世物莫得而榛芜。
阴阳变化在舒惨,千里岂足劳建除
忆昔僣侈擅一隅,琼宫贝阙妆金珠。
穷奢极靡相倾夺,所不可道矧可书。
天清地宁圣神出,荡荡一化浑太虚。
颓基故址尽荒草,往往狐兔来争居。
鱼书虎符若邮传,几人到此图安舒。
谭公贤明大国后,宝璞岂肯彫璠玙。
拂除荒秽出夷旷,茨茅墩瓦从古初。
璧书齐丘俭化论,譬如论海先河渠。
千古兴亡一端梦,逍遥巾氅日裕如。
有客登亭见施设,笑杀琐琐誇瀛壶。

拼音版原文

zhīxìngchángshēshìérzhēn

yīnyángbiànhuàzàishūcǎnqiānláojiànchú

jiànchǐshànqiónggōngbèiquēzhuāngjīnzhū

qióngshēhuīxiāngqīngduósuǒdàoshěnshū

tiānqīngníngshèngshénchūdàngdànghuàhúntài

tuízhǐjìnhuāngcǎowǎngwǎngláizhēng

shūruòyóuchuánréndàoānshū

tángōngxiánmíngguóhòubǎokěndiāofán

chúhuānghuìchūkuàngmáodūncóngchū

shūqiūjiǎnhuàlùnlùnhǎixiān

qiānxīngwángduānmèngxiāoyáojīnchǎng

yǒudēngtíngjiànshīshèxiàoshāsuǒsuǒkuāyíng

翻译

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深处,世间万物都无法扰乱我的宁静。
世间万物的变化都在光明与阴暗之间,千里之外的事何必费力去改变。
回忆过去,我曾独占一方,宫殿华丽,装饰着金光闪闪的珠宝。
穷奢极欲的竞争无休止,那些无法言说的奢华更不必提。
天地清明,圣神显现,一切回归自然,浩渺无边。
昔日的辉煌已成废墟,野草丛生,狐狸兔子占据了这片土地。
像鱼书虎符一样传递信息,又有多少人能在此找到安宁。
谭公贤明,作为大国之后,怎会轻易雕琢珍贵的宝石。
清除荒芜,展现出开阔的空间,茅草瓦片自古以来就是基础。
壁上的文字记载着齐丘俭的教诲,如同大海源头的河流。
千年的兴衰如同一场梦,我悠然自得,生活富足。
有游客登上亭子,看到这些设施,嘲笑那些琐碎地夸耀瀛壶的人。

注释

至乐:真正的快乐。
榛芜:形容杂乱、荒芜。
阴阳:指光明与阴暗。
建除:指改变事物。
僣侈:过分奢侈。
琼宫贝阙:华丽的宫殿。
所不可道: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天清地宁:天地清明。
夷旷:开阔、空旷。
璧书:刻在墙壁上的文字。
齐丘俭:历史人物,以其教诲著称。
琐琐:琐碎、微不足道。
瀛壶:可能指某种虚构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郑侠的《上知郡承议》,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首句“至乐之性长自馀”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而非外在物质。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奢华与今日的荒芜,揭示了世事无常和物换星移的主题。

“阴阳变化在舒惨,千里岂足劳建除”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迁之中,千里江山无需过多干预。诗人回忆起过去权贵的奢侈生活,用“琼宫贝阙妆金珠”来形容其豪华,但这些都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颓基故址尽荒草”,狐狸兔子占据了废墟。

“鱼书虎符若邮传,几人到此图安舒”暗指权力更迭,人们对于安宁的追求如传信般短暂。接下来,诗人赞扬谭公的贤明,指出他不会像前任那样滥用权力,而是致力于恢复朴素和简朴。

“拂除荒秽出夷旷,茨茅墩瓦从古初”描述了谭公的改革措施,回归古代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引用璧书中的齐丘俭之言,强调了治国之道在于明智的治理,而非奢华的装饰。

最后,诗人感慨历史的兴衰如同一场梦,而谭公的治理使得百姓生活安宁,犹如逍遥自在。看到亭台的设施,来访者却嘲笑其过于简单,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过分追求繁复华丽的人。

整首诗以历史的视角,寓言式的语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权势奢华的批判,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