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全文

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宋末元初 · 方回
先公与进时,早诵小坡诗。
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
家贫从俗笑,国破任身危。
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注释

先公:指诗人的父亲。
进时:当时。
小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晚节:晚年。
多难:许多困苦和灾难。
耆年:老年。
耄期:指八九十岁的高龄。
家贫:家庭贫困。
从俗笑:随大流以笑面对。
国破:国家衰败。
身危:自身处境危险。
后死:诗人自己的死亡。
元非福:并不是幸福的事。
前途:未来的生活道路。

翻译

先父在世时,常朗诵苏东坡的诗篇。
晚年遭遇许多困难,年迈之时面对着老年的终点。
家境贫寒,只能随大流以笑应对,国家破败,自身安危难以掌控。
我死后并非福分,未来的路途尚无法预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先公与进时,早诵小坡诗"表明诗人自幼便对文学有所追求,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字小坡)的诗作有所学习和喜爱。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则写出了诗人在晚年的不幸遭遇和艰辛岁月。"耆年"指的是老年,而"耄期"则是形容老年人的愚昧或不解事,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自己晚年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家贫从俗笑,国破任身危"展示了诗人面对家庭贫困和国家动荡时的豁达态度。"家贫"表明经济状况的窘迫,而"从俗笑"则是对外界嘲笑的淡然应对;"国破"指的是国家的混乱和危机,而"任身危"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安危的不介意。

最后两句"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传达出诗人面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感慨。这里的"后死"是指比他晚去世的人,而"元非福"则表明这样并不是一件幸事;"前途"指的是将来的道路,而"未可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动荡岁月中的沉着与悲凉,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历史、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