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翅翎短,云海路隔绝
北方有黄鹄,饱义气勇烈。
天寒辞故巢,思欲近丹穴。
吁嗟翅翎短,云海路隔绝。
凤皇不相待,孤愤无由泄。
耻与鸱鸢群,朝夕肆饕餮。
一步两叫号,心摧口流血。
侧头向苍昊,永与羁雌决。
人皆尚鸱鸢,反谓黄鹄劣。
世无弃瓢翁,轩轾定谁说。
猿鹤与沙虫,泯泯同一辙。
悲来结中肠,欲辩再三咽。
天寒辞故巢,思欲近丹穴。
吁嗟翅翎短,云海路隔绝。
凤皇不相待,孤愤无由泄。
耻与鸱鸢群,朝夕肆饕餮。
一步两叫号,心摧口流血。
侧头向苍昊,永与羁雌决。
人皆尚鸱鸢,反谓黄鹄劣。
世无弃瓢翁,轩轾定谁说。
猿鹤与沙虫,泯泯同一辙。
悲来结中肠,欲辩再三咽。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只黄鹄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黄鹄象征着正义、勇气和高尚,它渴望接近象征吉祥的丹穴,却因为翅膀短小、云海路绝而无法实现。这不仅反映了黄鹄个人的困境,也隐喻了社会中那些坚守正义、追求理想的人们常常面临的现实局限。
诗中提到的“凤皇不相待”,暗指社会对正义之士的忽视或冷漠,使得他们感到孤独和愤慨。“耻与鸱鸢群”则强烈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鄙视和拒绝。黄鹄的叫声和泪水,以及它对苍天的绝望呼喊,都展现了个体在面对不公时的痛苦和挣扎。
诗人通过黄鹄的故事,批判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正义之士的误解和轻视,强调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对公正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朋友张汉臣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公面前个体的无力感和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