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狮子搏狐兔,毛爪森张声怒吼
出处:《米元章墨迹歌,为张明经作》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宝晋行书世寡偶,挥毫落纸云烟走。
真迹长留天地间,玉匣珍藏重鼎卣。
下书元祐戊辰年,上书古诗三五首。
盈笺满幅势槎拿,字字精神何抖擞!锋铓微露姿致生,出入二王变欧、柳。
譬如老将练奇兵,长戈短弩屹相受;又如狮子搏狐兔,毛爪森张声怒吼。
世间石刻重描摹,传者十失其八九。
得此尺幅墨生光,真赝从兹堪晰剖。
毋乃上帝爱颠书,鬼物神工互相守。
不然相距七百有馀载,宋家台树归乌有!一十八叶乌丝笺,蟫餐蠹蚀亦应朽。
那得绵延四代间,法物留传等琼玖。
当时庆历诸名公,纷纷姓氏跋其后。
一字千金价匪高,临摹直不数蝌蚪。
一朝零落随变衰,婉转终归浪子手。
田园荡尽绮罗空,携来市上图糊口。
岳珂已死华亭没,世远年湮见者狃。
我从君斋借一观,心摹手搥目瞪久。
归来画肚十回思,胜事惊誇示朋友。
自惭好古困家贫,遇古不购古应咎。
长歌一曲表恂忱,寄语斯人莫尘垢。
片纸文字足千秋,此是吾儒无量寿。
真迹长留天地间,玉匣珍藏重鼎卣。
下书元祐戊辰年,上书古诗三五首。
盈笺满幅势槎拿,字字精神何抖擞!锋铓微露姿致生,出入二王变欧、柳。
譬如老将练奇兵,长戈短弩屹相受;又如狮子搏狐兔,毛爪森张声怒吼。
世间石刻重描摹,传者十失其八九。
得此尺幅墨生光,真赝从兹堪晰剖。
毋乃上帝爱颠书,鬼物神工互相守。
不然相距七百有馀载,宋家台树归乌有!一十八叶乌丝笺,蟫餐蠹蚀亦应朽。
那得绵延四代间,法物留传等琼玖。
当时庆历诸名公,纷纷姓氏跋其后。
一字千金价匪高,临摹直不数蝌蚪。
一朝零落随变衰,婉转终归浪子手。
田园荡尽绮罗空,携来市上图糊口。
岳珂已死华亭没,世远年湮见者狃。
我从君斋借一观,心摹手搥目瞪久。
归来画肚十回思,胜事惊誇示朋友。
自惭好古困家贫,遇古不购古应咎。
长歌一曲表恂忱,寄语斯人莫尘垢。
片纸文字足千秋,此是吾儒无量寿。
鉴赏
这首诗名为《米元章墨迹歌》,作者陈肇兴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文人。诗中,诗人对米芾(米元章)的行书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赞赏米芾的书法如行云流水,笔力雄健,真迹流传至今,珍贵无比。诗中提到的“元祐戊辰年”表明了作品的时间背景,而“尺幅墨生光”则强调了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
诗人将米芾的书法风格比喻为老将指挥奇兵和狮子搏击猎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书法的力度与变化。同时,他感叹世间石刻多有模仿,但米芾真迹的独一无二性得以凸显。诗中还提及了书法作品历经宋朝庆历年间多位名士的题跋,以及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珍贵文物如何从名门贵族手中流转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诗人感慨自己因家贫而无法收藏,但也表达了对米元章书法的深深敬仰和赞美。他以长歌表达对张明经能拥有此宝的羡慕,并希望世人能珍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勿使其蒙尘。最后,诗人认为即使是简简单单的文字,也能流传千年,象征着文化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