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春色从教负,朋情转自真全文

春色从教负,朋情转自真

明 · 王世贞
遥怜伏枕处,咄咄向何人。
春色从教负,朋情转自真
莺花若下酒,烟雨霅溪纶。
不独能憎达,穷来妒汝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其三)》。诗人以关切之情表达对朋友病后的慰问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遥怜伏枕处”描绘了朋友病中孤独的情景,诗人只能远远地怜悯他倚枕而卧的困境。接下来的“咄咄向何人”表达了朋友无人倾诉的苦闷,用“咄咄”形容内心的疑惑和无奈。

“春色从教负”暗示朋友因病痛而辜负了美好的春光,但诗人认为这更能显现友情的真挚,因为朋友更珍惜与朋友的交流而非外在的景色。接着,“朋情转自真”进一步强调了友情在困境中的深厚,即使不能相聚,情感却更加真实。

“莺花若下酒,烟雨霅溪纶”运用了比喻,将莺歌花香比作美酒,烟雨霅溪的美景比作珍贵的诗篇,以此寄寓对朋友精神世界的关怀和鼓励。最后两句“不独能憎达,穷来妒汝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即使在困厄之中,朋友的才情也让他人嫉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境遇的理解和感慨。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