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莫道浑无用,能为明时祝岁丰
出处:《得雨沾足遂有丰年意欣然口占》
宋 · 陆游
人事销沉渺莽中,此身元合付天公。
儒生可逐惟求忘,社酒常辞不怕聋。
郁郁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
老民莫道浑无用,能为明时祝岁丰。
儒生可逐惟求忘,社酒常辞不怕聋。
郁郁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
老民莫道浑无用,能为明时祝岁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事:人间世事。销沉:消逝、淹没。
渺莽:广大、迷茫。
元合:本来就应该。
天公:指自然或命运。
儒生:读书人。
逐:追求。
惟求忘:只求忘却。
社酒:乡村祭祀的酒。
怕聋:即使耳朵会因之变聋也不怕。
郁郁:茂盛的样子。
稻苗:稻谷。
欣出穗:高兴地结出稻穗。
汪汪:形容水满的样子。
陂水:池塘水。
老民:老年人。
浑无用:完全无用。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祝岁丰:祈愿丰收。
翻译
人事纷繁消失在茫茫世界中,我这一生本该交付给苍天安排。读书人只求忘却尘世烦恼,常推辞参加乡间祭祀的酒宴,哪怕会因此耳聋也无妨。
茂盛的稻谷即将结出饱满的稻穗,池塘里的水位上涨,宣告着丰收的到来。
老人们不要说自己毫无用处,他们还能为这个清明的时代祈愿来年五谷丰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得雨沾足遂有丰年意欣然口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丰收的期待。首句“人事销沉渺莽中”描绘了世间人事的变迁无常,暗示人生短暂而复杂。接着,“此身元合付天公”流露出诗人顺应自然、听天由命的人生态度。
“儒生可逐惟求忘”表明诗人作为儒生,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遗忘世俗烦恼。他选择避开社交应酬,以“社酒常辞不怕聋”表达对繁琐应酬的淡泊,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宁静世界中。
“郁郁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后稻田生机勃勃、水陂满盈的景象,象征着农业生产的丰收在望,诗人对此感到欣喜。
最后,“老民莫道浑无用,能为明时祝岁丰”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关心民生疾苦,希望在太平盛世为国家的丰年祈福,体现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又寄寓了对社会安定和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