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都变白,林下不胜清
出处:《奉和十月二十四日初见雪呈相国元老》
宋 · 邵雍
壬子初逢雪,未多仍却晴。
人间都变白,林下不胜清。
寒士痛遭恐,穷民恶着惊。
杯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
人间都变白,林下不胜清。
寒士痛遭恐,穷民恶着惊。
杯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
注释
壬子:壬子年,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雪:降雪。
未多:不久。
却:转折,这里指天气转晴。
人间:世间。
变白:被雪覆盖。
林下:树林之中。
不胜清:难以承受清冷。
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痛遭恐:深感恐惧。
穷民:穷人。
恶着惊:害怕受到惊吓。
杯觞:酒杯。
限:限制。
新法:新的法规。
何故:为何,什么原因。
倾:倾覆,这里指人心动摇。
翻译
壬子年首次遇见雪,不多时分又转晴天。世间万物都被染白,树林之下更显清冷。
贫寒之士深感忧虑,穷人更怕惊扰不安。
饮酒受限于新法令,为何这会让人崩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奉和十月二十四日初见雪呈相国元老》。诗中描绘了壬子年份初冬的一场罕见的雪后天气变化。开始时雪下得不多,但很快转晴,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明亮。然而,对于贫寒的读书人和底层百姓来说,这样的天气变化带来的是忧虑,他们担心严寒会加重生活的艰难。诗人还暗示了新法实施后,人们的生活更加动荡,即使是简单的饮酒庆祝也被新法所限制,让人感到压抑。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