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出处:《用旧韵送普守赴阙 其二》
宋 · 王灼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注释
虚名:名誉、名声。逐臭:追逐恶臭比喻追求虚名。
小智:小聪明。
矜藏钩:隐藏小利。
蛮触:寓言中的两个小虫。
蜗两角:比喻极小的空间。
貉:一种动物,这里泛指人。
一丘:同一个土丘,表示众生平等。
齿方壮:年轻力壮。
山之幽:深山中的忧虑。
东南尉:古代官职,比喻仕途。
策勋西北陬:在西北建立功勋。
人事:人间世事。
天命:天意。
云梯:比喻登高位。
仙骨:超凡的才能。
车辙:战乱痕迹。
廉颇:战国名将。
赵:赵国。
韦孟:古代贤者。
徙邹:离开原居地。
锦水:美丽的江水。
濯:洗涤。
草堂:简陋的房屋。
一区宅:一处住所。
万户侯:拥有大量封地的大官。
尚及:还来得及。
公挂冠:辞官。
黄鸡秋:秋天的黄鸡宴,象征丰收和归隐。
翻译
追求虚名如同追逐恶臭,小聪明只知隐藏小利。像蛮触争斗于蜗牛壳,古今之人皆在同一个土丘。
回忆往昔,年轻力壮时,满心忧虑深藏山幽。
曾发誓效仿东南边的官吏,要在西北建功立业。
人世间的纷扰多么荒谬,天意却自有安排不需多虑。
登高无术如无仙骨,战乱使车辙遍布神州大地。
廉颇怀念赵国,韦孟渴望离开邹地。
锦江水清澈可洗尘,草堂静雅适合休憩。
即使有一处住所,也不愿做万人之上的侯爷。
趁还能共享秋日黄鸡宴,不如早早辞官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用旧韵送普守赴阙(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一种复杂情感和深沉的祝愿。
诗中的“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表明作者对于浮华虚名并不追求,而是珍视真实的友谊和智慧。"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则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坚持自我本色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表达了作者对于青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所处环境的忧虑。"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则是对朋友即将远行所做出的坚定承诺和鼓励。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表现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纷争和命运安排的感慨,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生时要有所准备和规划。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借古人之事,强调了对友情和信念不渝的珍视。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则是作者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则是在提醒朋友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要知道何时该放下身上的重担,与朋友共同享受生命中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人生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