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全文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

明 · 王褒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
顾非金石姿,焉用千载期。
昨夜高堂欢,薄暮南山陲。
弦歌声未歇,涕泪沾裳衣。
达人贵知命,常用此道推。
乐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
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哀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将人生比作草上之露,既轻盈又易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随后,诗人通过“金石姿”与“千载期”的对比,强调了人世间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暗示了生命的有限与追求永恒之间的矛盾。

诗中描绘了一幅家庭聚会的温馨场景,昨夜的欢愉与薄暮时分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弦歌声犹在耳边回响,而泪水却已湿透衣裳,生动地刻画了情感的复杂与瞬间的转变。诗人在此处引入了“达人贵知命”的观念,认为通达之人应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落。

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并未完全摆脱对死亡的哀伤与忧虑。他提到“乐丘事已卜”,似乎在为自己的归宿做某种预设,但紧接着的“哀挽情亦悲”则透露出对生命终结不可避免的悲伤。诗人最终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他认识到生命如同寓所一般短暂,死后将前往九泉之地,这既是对生死轮回的接受,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一句,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举杯,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终局,以酒解愁,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在深沉的哲思与哀婉的情感之间游走,既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