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已无用,何苦爱读书
出处:《行李载书成咏》
宋 · 文同
于世已无用,何苦爱读书。
自笑身许大,所处如蟫鱼。
编简补断烂,卷轴收残馀。
又锁十馀箧,作数随行书。
自笑身许大,所处如蟫鱼。
编简补断烂,卷轴收残馀。
又锁十馀箧,作数随行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于世:对世界。已无用:不再有价值。
何苦:何必。
爱读书:热爱阅读。
自笑:自我嘲笑。
身许大:把自己寄托在伟大的学问上。
蟫鱼:书虫。
编简:书籍。
补断烂:修补破烂。
卷轴:古籍卷轴。
收残馀:收集残余。
又锁:再加锁。
十馀箧:十几箱。
作数:作为一些。
随行书:随身携带的书籍。
翻译
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用了,何必还那么喜欢读书。自己嘲笑自己,把身体寄托在如此大的学问上,就像书虫一样。
修补那些破烂的书籍,收集残缺的卷轴。
又把十几箱书锁起来,作为随身携带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待书籍的态度和他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心境。"于世已无用,何苦爱读书"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在当时社会中的实际作用感到失望,但依然坚持自己的阅读习惯。"自笑身许大,所处如蟫鱼"则是比喻自己虽然身处广阔的世界,但却像小鱼一样在狭窄的环境中挣扎。
接下来的"编简补断烂,卷轴收残馀。又锁十馀箧,作数随行书"展示了诗人对待古籍的态度。他不仅珍视那些已经破旧、残缺的书籍,还细心地将它们整理好,并且将这些书籍装进箱笼,带在身边。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传承和文化保护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和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冲突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