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落层崖断壑中,静依云树望成空
出处:《雪五首》
明 · 释函是
半落层崖断壑中,静依云树望成空。
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
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
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
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
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
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中的静谧与孤寂之美。首句“半落层崖断壑中”,以“半落”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雪花在悬崖峭壁间飘落的情景,暗示了雪景的广阔与壮观。接着,“静依云树望成空”一句,通过“静依”和“望成空”描绘出雪后山林的寂静与空旷,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与梅花拟作有情感的存在,月光似乎在模仿雪花的浅影,而梅花则在雪后散发出的余香中显得格外独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雪后月色与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雪景的纯净与温暖。马蹄在雪中留下的痕迹最终会消失,而榾柮(柴火)旁的深红色则象征着温暖与生命力,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中温暖与生命之美的珍视。
最后,“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两句,以峨嵋顶上的景象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满目的寒光暗示了高处的寒冷与孤独,但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可能与探索的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