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如惊鸿翔,猛如鸷虫搏
出处:《游狮子林》
清末民国初 · 金武祥
倪迂古高士,胸中富丘壑。
结构擅佳妙,岂特清閟阁。
惟兹数亩园,气势郁磅礴。
沦漪绕回溪,曲折渡短彴。
纵横七二峰,妍丑纷绮错。
翩如惊鸿翔,猛如鸷虫搏。
肃或如丈人,执事矜俨恪。
静或如处女,临镜自梳掠。
高低已冥迷,谛视益骇愕。
顾右既失左,且前复且却。
周遭旋磨蚁,蓦越穿林玃。
游人偶相逢,招手但唯诺。
咫尺不可通,始悟循途各。
似近偏萦纡,似隘实开拓。
卅六洞中春,问自何年凿。
倚岩森长松,攫杀虬龙跃。
岁久盘孤根,根石互包络。
风清月白时,定有归来鹤。
幽花缀藤萝,时时发红萼。
亭台虽无多,那有尘氛著。
独存鲁灵光,劫火未容烁。
繄余来吴门,枫桥曾夜泊。
城市厌喧嚣,何地憩行脚。
偷得浮生閒,言寻此间乐。
抚景空徘徊,古人不可作。
感此悲秋怀,空阶闻叶落。
结构擅佳妙,岂特清閟阁。
惟兹数亩园,气势郁磅礴。
沦漪绕回溪,曲折渡短彴。
纵横七二峰,妍丑纷绮错。
翩如惊鸿翔,猛如鸷虫搏。
肃或如丈人,执事矜俨恪。
静或如处女,临镜自梳掠。
高低已冥迷,谛视益骇愕。
顾右既失左,且前复且却。
周遭旋磨蚁,蓦越穿林玃。
游人偶相逢,招手但唯诺。
咫尺不可通,始悟循途各。
似近偏萦纡,似隘实开拓。
卅六洞中春,问自何年凿。
倚岩森长松,攫杀虬龙跃。
岁久盘孤根,根石互包络。
风清月白时,定有归来鹤。
幽花缀藤萝,时时发红萼。
亭台虽无多,那有尘氛著。
独存鲁灵光,劫火未容烁。
繄余来吴门,枫桥曾夜泊。
城市厌喧嚣,何地憩行脚。
偷得浮生閒,言寻此间乐。
抚景空徘徊,古人不可作。
感此悲秋怀,空阶闻叶落。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游狮子林》。诗中描绘了对狮子林这一园林景观的游览感受和对其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狮子林的向往之情,“早知狮子林,传自倪高士”,提到狮子林的名声源自倪瓒这位高雅的文人。接着,诗人对狮子林的地理位置产生疑问,“疑其藏幽谷,而宛居闹市”,既隐匿于深谷之中,又仿佛坐落于繁华都市,形成一种独特的对比。
“肯构惜无人,久属他氏矣”表达了对狮子林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的遗憾。随后,诗人转而赞美狮子林的珍贵手迹被保存在石渠之中,即使不在,也因有此保存而不至于消失。
“讵可失目前,大吏称未饰”则批评了当时官府对狮子林的忽视和不加装饰的态度。然而,诗人认为这种未经修饰的状态恰恰体现了狮子林的本真之美,“未饰乃本然,益当寻屐齿”。
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假山似真山,仙凡异尺咫”,“松挂千年藤,池贮五湖水”,“小亭真一笠,矮屋肩可掎”,描绘了狮子林内景致的精妙与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仙境。
“缅五百年前,良朋此萃止”追忆了狮子林的历史,五百年前,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之地,他们在这里浇花供佛、煮茶谈道,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最后,诗人感慨于狮子林的现状,“未拟泉石寿,泉石况半毁”,表达了对狮子林可能遭受破坏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对狮子林的未来表示了一定的乐观,“西望寒泉山,赵氏遗旧址”,狮子林虽然经历了变迁,但仍有赵氏留下的遗迹,预示着它仍有可能焕发生机。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狮子林美景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