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
出处:《续和唐人惠山诗》
清 · 秦松龄
白鹤来何方,草堂多深樾。
清唳时一闻,林峦自杳绝。
水槛开素书,坐看暮云灭。
石磴落红满,山头吐明月。
风籁一壑清,道心中夜发。
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
清唳时一闻,林峦自杳绝。
水槛开素书,坐看暮云灭。
石磴落红满,山头吐明月。
风籁一壑清,道心中夜发。
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白鹤来何方”以白鹤的形象引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草堂多深樾”描绘了草屋隐于茂密的树荫之中,显得幽深宁静。
“清唳时一闻,林峦自杳绝”通过偶尔传来的白鹤清鸣,衬托出山林的深远与寂静。诗人坐在水边的栏杆旁,静静欣赏“水槛开素书”,寓意心境如水,淡泊宁静。
“坐看暮云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暮色降临,诗人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后,“石磴落红满,山头吐明月”描绘了夕阳西下后,红叶铺满石阶,明亮的月光照亮山头,景色恬静而富有诗意。
“风籁一壑清,道心中夜发”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夜晚山风带来清凉,触发了他内心的感悟。最后两句“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希望不要破坏这份宁静,因为高洁之人会懂得欣赏并尊重这样的环境。
整体来看,秦松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个人的禅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展现出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