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
出处:《冷泉解后友人留饮》
宋 · 陈起
倦叟寻芳藉短筇,故人解后一尊同。
明霞浸水疑铺锦,彩阁横溪俨卧虹。
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
雪涛湍激开寒闸,涤尽尘襟万虑空。
明霞浸水疑铺锦,彩阁横溪俨卧虹。
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
雪涛湍激开寒闸,涤尽尘襟万虑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倦叟:疲倦的老人。短筇:短竹杖。
故人:老朋友。
解后:之后,举杯。
明霞:明亮的朝霞。
浸水:倒映在水中。
彩阁:彩绘的阁楼。
横溪:横跨溪流。
俨卧虹:像彩虹一样卧在水面。
猿去复归:山猿离去又回来。
啼晓嶂:在清晨的山峰间啼叫。
僧来相伴:僧侣前来陪伴。
立春风:沐浴在春风中。
雪涛:雪花飞溅的瀑布。
寒闸:寒冷的闸门。
涤尽:洗尽。
尘襟:心中的尘埃。
万虑:各种忧虑。
翻译
一位疲倦的老人手持短竹杖寻找美景,老朋友相约举杯共饮。明亮的朝霞倒映在水中,仿佛铺设了一片锦绣;彩阁横跨溪流,犹如彩虹卧波。
山猿离去又归来,在清晨的山岭间啼叫,僧侣前来陪伴,沐浴在春风吹拂中。
雪花飞溅的瀑布冲击着寒冷的闸门,洗尽心中的尘埃和忧虑,心灵一片空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温馨的画面。诗人陈起在寻找美景时,拄着竹杖(短筇),与老朋友一同畅饮。他们身处的环境如诗如画:明丽的朝霞映照水面,仿佛是锦绣般的斑斓;横跨溪流的小桥犹如彩虹卧波。山中的猿猴离去又归来,在清晨的山峰间啼鸣;僧侣相伴,他们在和煦的春风中站立。诗人还提到了雪涛湍急的冷泉,打开闸门后,寒意中带着洗涤心灵的力量,让人顿感心胸开阔,万虑俱消。整首诗以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惬意与心境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