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幸看收战伐,野夫何以报朝廷
出处:《湖亭夜别柴吴二纪功述怀二首》
明 · 边贡
客子别愁何处醒,尹家园里竹青青。
水深不辨堰西路,月出更登湖上亭。
乡土幸看收战伐,野夫何以报朝廷。
华山亦与燕然似,欲洗巉岩勒旧铭。
水深不辨堰西路,月出更登湖上亭。
乡土幸看收战伐,野夫何以报朝廷。
华山亦与燕然似,欲洗巉岩勒旧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愁绪与对故土的深切怀念。首句“客子别愁何处醒”,直接点出了诗人离别的愁苦之情,仿佛愁绪无处不在,难以排遣。接着,“尹家园里竹青青”一句,以生机勃勃的竹林反衬离别的哀愁,竹子的青翠与生命的活力形成对比,更显离别的凄凉。
“水深不辨堰西路,月出更登湖上亭”两句,通过描绘夜晚湖面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深邃的水面与模糊的路途,以及月光下的湖上亭,都给人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着前路的未知与艰难。
“乡土幸看收战伐,野夫何以报朝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思考。在经历了战争之后,诗人希望故乡能够安宁,同时也反思自己作为普通人,如何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华山亦与燕然似,欲洗巉岩勒旧铭”一句,将华山与燕然山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古代英雄一样,留下自己的功绩与纪念的决心。这里的“洗巉岩”可能象征着清除障碍,而“勒旧铭”则意味着铭记历史,留下自己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离别的愁绪,还蕴含了对国家和平的向往、对自己责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功绩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