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山
宋 · 刘敞
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
鉴赏
这首诗《天中山》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天中山的自然景观和传说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神秘力量的探索与思考。
首句“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天中山的地形特点——虽然山体不高,却有着深不可测的根系,暗示了山的古老与神秘。接下来,“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运用神话人物共工和愚公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天中山不可侵犯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则赞美了天中山虽小却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意义,仿佛是天地的中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秩序的深刻理解。接着,“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通过描述天中山与宇宙星辰的关系,展示了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认知。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描绘了天中山的神秘洞穴,似乎隐藏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生命,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最后,“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则提到人们对于天中山的崇拜与祭祀,它不仅能够带来光明与美景,还能在干旱时降下甘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体而言,《天中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天中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