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全文

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出处:《赠喻凫
唐 · 方干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
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
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
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拼音版原文

suǒfēizhòngzhòngrénzhī
cáiyínyòubáijīng

yuèmiánshuāngxuānzhèngzuòshí
shěnxīngèngkǒngzuòmǎntóu

注释

所得非众语:所获得的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
众人那得知:世人无法得知或理解。
才吟五字句:刚刚吟诵出五个字的诗句。
又白几茎髭:又愁得白了几根胡须(髭:胡子)。
月阁欹眠夜:在月光下的楼阁中斜倚着过夜(欹:倾斜)。
霜轩正坐时:在结满霜花的窗前正襟危坐(轩:窗前长廊)。
沈思心更苦:深入思考时心情更加痛苦。
恐作满头丝:害怕因此而愁得满头白发。

翻译

所得到的并非俗世之言,世人又怎能理解。
刚吟出五个字的诗句,又愁白了几根胡须。
月夜斜倚在阁楼中安眠,寒霜覆盖时端坐在轩窗前。
深思之下心情更加苦涩,恐怕会因此愁白了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赠喻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沉思索。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独到体悟,这种理解和感受不是大众所共有的,是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所得”指的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感悟获得的深刻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是难以言传的。

“才吟五字句, 又白几茎髭。”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场景。“吟”是吟咏,意味着诗人正在低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而“五字句”指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五言绝句。后半句中的“几茎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专注和投入,甚至连胡须都被忘记。

“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 这两句则是对夜晚独处时景色的描写。“月阁”指的是有月光照射的屋宇或高台,“欹眠”形容夜深人静的睡眠状态;“霜轩”则是在寒冷的清晨,诗人依然坐在书案前。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夜以继日,不断地追求和创作。

“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在深沉思考中所承受的心灵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这里的“满头丝”暗指了白发,意味着这份痛苦是长期累积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方干独特的情感和创作状态,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