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全文

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

出处:《借榻竹庵
宋 · 陈翊
短筇穿秋云,杳霭杂雨意。
林梢响脱叶,虹影挟夕霁。
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
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猬。
游息屏百营,偃仰得佳睡。
靖惟天地间,岁月脱如蜕。
三彭伐一真,六凿纷小智。
居然蜗战角,在处牛穿鼻。
驱驰赤白丸,百年等儿戏。
岂知闲中天,意到即超诣。
灯光续佛照,石响清夜气。
愿言住庵人,万事付衲被。
食肉尸陀林,渠自有正味。
但怀不退转,便到佛地位。
请参诗中禅,一语当千倡。

拼音版原文

duǎnqióng穿chuānqiūyúnyǎoǎi

línshāoxiǎngtuōhóngyǐngxié

ānzhīchánjìngsānjìng

qīngpánruòlóngsuōhánwèi

yóupíngbǎiyíngyǎnyǎngjiāshuì

jìngwéitiānjiānsuìyuètuōtuì

sānpéngzhēnliùzáofēnxiǎozhìnéng

ránzhànqiànzàichùniú穿chuān

chíchìbáiwánbǎiniánděngér

zhīxiánzhōngtiāndàochāo

dēngguāngzhàoshíxiǎngqīng

yuànyánzhùānrénwànshìbèi

shíròushītuólínyǒuzhèngwèi

dàn怀huái退tuìzhuǎn便biàndàowèi

qǐngcānshīzhōngchándāngqiānchàng

注释

短筇:短竹杖。
杳霭:迷茫。
脱叶:落叶。
夕霁:傍晚放晴。
一枝禅:禅修的树枝。
三径地:隐居之地。
青薜:青苔。
紫栗:紫色板栗。
游息:游玩休息。
屏百营:摒弃世俗之心。
靖惟:深感。
岁月脱如蜕:时光如蜕皮般流逝。
三彭:贪、嗔、痴。
六凿:六根欲望。
蜗战角:蜗牛角斗。
牛穿鼻:被束缚。
赤白丸:红尘名利。
儿戏:轻浮之事。
闲中天:闲暇中的天空。
超诣:超越。
灯光:灯火。
佛照:佛光。
石响:石头撞击声。
清夜气:清冷夜气。
庵人:庵中的居士。
衲被:僧人的衣物。
尸陀林:比喻食肉者聚集之地。
正味:正道。
不退转:不退步。
佛地位:佛的境界。
参诗中禅:参悟禅意。
一语当千倡:一句话有千钧之力。

翻译

手持短竹杖,穿越秋日云雾,雨意朦胧。
树林梢头落叶声响起,晚霞映照着彩虹,夜幕渐晴。
安心栖息在禅枝上,静心寄托在幽静的小径旁。
青苔如龙盘绕在弱枝,紫色板栗像寒冷的刺猬缩成一团。
放下一切忧虑,得以安睡,享受片刻宁静。
感叹天地间,时光流逝如蜕皮般无声。
三彭之欲,六识纷扰,皆为小聪明。
世间纷争如同蜗牛角斗,人们忙于琐事,如牛被套上枷锁。
忙碌于红尘,百年光阴如同儿戏。
岂知闲暇中的天空,心意所至即能超越凡俗。
夜晚灯火照亮修行之路,石头撞击声清冷而宁静。
祝愿庵中居士,万事皆可放下,只在禅定中寻求真理。
即使身处食肉者聚集之地,他们自有其正见。
只要心怀坚定,不退步,就能达到佛的境地。
参悟禅理,一句话足以启发千人。

鉴赏

这首宋诗《借榻竹庵》是宋代诗人陈翊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竹林中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处的禅修生活。首句“短筇穿秋云”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持杖漫步于秋云缭绕的竹林之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接下来,“杳霭杂雨意”暗示着雨后的清新与宁静,与“虹影挟夕霁”相映成趣,描绘出傍晚时分的自然之美。

诗人寓禅于景,通过“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诗句运用比喻,如“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猬”,生动描绘了竹林中植物的形态,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心境,认为在纷扰世事中,唯有放下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游息屏百营,偃仰得佳睡”表达了诗人摒弃世俗忧虑,享受片刻宁静的满足。他以“靖惟天地间,岁月脱如蜕”来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进而批评世人忙于琐事,犹如“蜗战角”、“牛穿鼻”。

然而,诗人强调在闲适中领悟真理的重要性,认为即使身处尘世,只要心存禅意,也能达到超脱的境地。最后,诗人以“灯光续佛照,石响清夜气”描绘夜晚的静谧,表达对庵中生活的深深向往,并希望庵中人能将世间烦恼交付于禅定,过上清净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超然生活的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