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葆真完朴事非易,咄哉千载形神全全文

葆真完朴事非易,咄哉千载形神全

出处:《报国寺双松歌
清 · 张锡爵
五丈一攫烟云寒,十丈一折雷雨蟠。
电光煜煜烧檐瓦,鳞爪僵冻双龙眠。
干霄无心故垂地,横空忽放穷幽燕。
干拿漠北尽萧艾,影排阊阖迎神仙。
风回雾黑夜吟啸,桑乾倒卷流潺潺。
祇愁掀舞怒腾上,殿庭摇荡无遗椽。
不然道人三味力,咒水降制长蜿蜒。
何为神物易翔跃,鼓钟相聒殊安便。
我来名蓝正无事,支筇仰面闲留看。
巨栎盘盘阴蔽野,楼桑矫矫光参天。
岂如兹松镇禅窟,斤斧不到青铜坚。
上方花雨作膏沐,玄鹤来往相周旋。
葆真完朴事非易,咄哉千载形神全
老僧导我历高阁,秋空景物开澄鲜。
尘收日霁见负戴,芦沟车马如奔川。
百年泡影一转瞬,安能巢此还烧铅。
松昉煮罢竟飞去,洪崖子晋聊随肩。
吁嗟学道吾已晚,明朝且上西山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国寺中两棵松树的壮观景象。首句“五丈一攫烟云寒,十丈一折雷雨蟠”展现了松树高大挺拔,直入云霄,仿佛在风雨中盘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电光煜煜”、“鳞爪僵冻”等形象,描绘了松树在雷电交加中的坚韧姿态,以及“干霄无心故垂地”表达其超然不凡。

诗人进一步赞美松树的守护力量,认为它能肃清漠北的杂草,迎接神仙降临。风雾中的松树如同吟啸的诗人,而桑乾河的水声也增添了神秘感。松树的威严与静谧形成对比,引出“不然道人三味力”和“葆真完朴”的修行寓意。

在游览过程中,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与人生的短暂,同时欣赏着巨木参天、鹤舞花雨的景象。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学道已晚,决定次日登高望远,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双松为载体,寓言性地探讨了生命、自然与修行的主题,语言生动,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