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月斜侵簟,春云曲抱楼全文

山月斜侵簟,春云曲抱楼

出处:《海云亭
明 · 薛采
千寻岩石古,百尺野亭留。
山月斜侵簟,春云曲抱楼
磴通幽涧出,槛挹大江流。
此地堪陶兴,无劳问十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薛采的《海云亭》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云亭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联“千寻岩石古,百尺野亭留”,开篇即以“千寻”、“百尺”这样的夸张数字,勾勒出岩石的高峻与野亭的雄伟,既显现出自然环境的险峻,也预示了海云亭作为观景之所的独特地位。

颔联“山月斜侵簟,春云曲抱楼”,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山间之月斜挂,仿佛要“侵”入凉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而春日的云彩则如同曲线般环绕着亭楼,生动地展现了云与楼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感。

颈联“磴通幽涧出,槛挹大江流”,转而描写通往海云亭的道路与周围的水流。石阶蜿蜒,通向深邃的山涧,暗示了探索自然的旅程;而亭子的栏杆则似乎能“挹”取大江的流水,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融入静止的空间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尾联“此地堪陶兴,无劳问十洲”,表达了对海云亭所在之地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陶兴”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意指在此地可以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无需再寻找远方的仙境。“十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界之地,此处用以强调海云亭之美的独特与非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云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