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
出处:《拟贫士二首》
元末明初 · 蓝仁
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
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
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
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
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
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
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拟贫士二首(其一)》描绘了贫士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淡泊。首句“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通过蜘蛛结网和蟋蟀鸣叫,渲染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的贫困处境。接下来,“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描述了衣着简陋,仅能勉强遮体,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满足的生活状态。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苦和人迹罕至,反映出贫士的孤独与落寞。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展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他明白贫困和疾病并不能压倒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最后,诗人援引孔子、颜回等圣贤也曾遭遇困境的例子,表明即使面临艰难,也能保持淡泊名利,超脱世俗忧虑:“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内心宁静,以音乐自娱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贫士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