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青冢穴,中有白野狐
出处:《边上作三首 其三》
唐 · 贯休
见说青冢穴,中有白野狐。
时时出沙碛,向东而号呼。
号呼复号呼,画师图得无。
时时出沙碛,向东而号呼。
号呼复号呼,画师图得无。
注释
青冢:古代王后或贵妃的墓葬,这里指王昭君墓,因其草色青青而得名。白野狐:可能象征着孤独、哀怨或者不祥之物,在这里可能是对昭君孤寂命运的象征。
沙碛:沙漠中的沙丘地带,形容荒凉和偏远。
向东:指向中原方向,暗示昭君对故乡的思念。
翻译
听说那青冢墓穴中,有一只白色的野狐。它时常从沙漠中出来,向着东方发出哀鸣呼叫。
它不断地呼叫,画家是否能描绘出它的形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通过对白野狐出没沙碛的情景刻画,展现了边疆荒凉与神秘之美。诗中“见说青冢穴,中有白野狐”一句,便直接引出了诗歌的主体——传说中的奇异动物白野狐,它居住在神秘的青冢穴中。紧接着,“时时出沙碛,向东而号呼”描绘了狐狸不定时刻从沙漠中出现,并向东方发出了吼叫声,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野性与自由,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与广阔。
“号呼复号呼,画师图得无”则是对这种独特景象的赞叹,似乎在询问能否有人将这般奇异之物描绘下来。这里,“画师图得无”也隐含了诗人对艺术再现自然之美的期待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强烈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边塞地区独有的风土特色,以及诗人对于这种景象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