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
出处:《送皇甫法曹》
宋 · 彭汝砺
始余来肥陵,问士得皇甫。
经年在闾巷,不肯出公府。
樽俎献酬间,为之赋翘楚。
今上襄阳官,拙诗愧兼取。
襄阳真名区,碑碣字多古。
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
经年在闾巷,不肯出公府。
樽俎献酬间,为之赋翘楚。
今上襄阳官,拙诗愧兼取。
襄阳真名区,碑碣字多古。
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送皇甫法曹》。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皇甫法曹即将赴任襄阳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襄阳这一名区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始余来肥陵,问士得皇甫”描绘了诗人初次遇见皇甫法曹的情景,通过“问士”一词,透露出对这位新识之人的好奇与尊敬。接着,“经年在闾巷,不肯出公府”两句,展现了皇甫法曹深居简出、不慕荣华的生活态度,以及其高洁的品性。
“樽俎献酬间,为之赋翘楚”则描述了两人相聚时的温馨场景,通过“献酬”和“赋翘楚”(可能是指创作诗歌)的细节,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彼此之间的欣赏。
后半部分转而表达对皇甫法曹即将离开的不舍:“今上襄阳官,拙诗愧兼取。”诗人意识到自己将要失去这位好友,内心充满遗憾,同时对自己未能为皇甫法曹提供更好的帮助感到愧疚。
最后,“襄阳真名区,碑碣字多古。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诗人表达了对襄阳这一历史名城的向往,希望皇甫法曹能够通过东南风带来的消息,将襄阳的古迹和文化传递给自己,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襄阳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憧憬,体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