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多闻长乐钟,打包旦遇又匆匆
出处:《出京寄无咎二首 其一》
宋 · 张耒
不许多闻长乐钟,打包旦遇又匆匆。
长安城里谁相识,只有周南太史公。
长安城里谁相识,只有周南太史公。
注释
不:副词,表示禁止或限制。多:形容词,指频繁。
闻:动词,听见。
长乐钟:指代长乐宫的钟声,古代宫殿中的钟声象征着皇室权威。
打包旦:形容早晨时间短暂,旦即早晨。
长安:古都名,这里指唐朝的首都洛阳。
相识:认识的人。
周南太史公:周南是古地名,太史公泛指史官,这里可能特指某位来自周南的史官。
翻译
不要常常听到长乐宫的钟声,因为早晨相遇总是那么匆忙。在长安城中,我又能认识谁呢?唯有周南地方的太史公最为熟识。
鉴赏
这两句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长安时的感慨和对故人难寻的无奈。"不许多闻长乐钟,打包旦遇又匆匆"表明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感到惆怅,不多的时间里,听到长乐钟声,更增添了离别的情绪。而"长安城里谁相识,只有周南太史公"则流露出诗人在繁华都市中感到孤独与陌生,只有远方的一个老朋友还保持着联系。
这段诗句通过对长乐钟声的描述和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孤独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旧。在这里,周南太史公被提及,不仅是因为他是诗人在长安城中唯一的故人,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