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铜狄长安道,试问飞车傥可招
出处:《张希元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门外魌头引葬箫,寥寥穗帐北山椒。
槐宫一梦惊三世,蓂殿千龄数七朝。
此夜骑星上南极,他年跨鹤下东辽。
摩挲铜狄长安道,试问飞车傥可招。
槐宫一梦惊三世,蓂殿千龄数七朝。
此夜骑星上南极,他年跨鹤下东辽。
摩挲铜狄长安道,试问飞车傥可招。
鉴赏
这首挽词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缅怀之情。首句“门外魌头引葬箫”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丧葬仪式的庄严肃穆,魌头(即丧仪中的鬼魂形象)引领着葬箫声,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庄重的氛围。接下来,“寥寥穗帐北山椒”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孤寂与遥远,穗帐随风飘动,仿佛是逝者灵魂的寄托,指向北山之巅,暗示着逝者灵魂的归宿。
“槐宫一梦惊三世,蓂殿千龄数七朝”两句,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将逝者的一生比作槐宫中的梦境,短暂而神秘,同时又联想到历史的长河,七朝更迭,千年的时光流转,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其人生经历的追忆与感慨。
“此夜骑星上南极,他年跨鹤下东辽”则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灵魂升天、逍遥自在的祝愿。骑星上南极,意味着超越了人间的束缚,达到了精神的自由境界;跨鹤下东辽,则是另一种超脱的象征,预示着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得到安宁与快乐。
最后,“摩挲铜狄长安道,试问飞车傥可招”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摩挲铜狄,即抚摸铜制的人像,这里指对逝者遗物的触碰,蕴含着对逝者深深的思念。试问飞车,是否可以召唤逝者归来,体现了对逝者永恒的渴望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历史、超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