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全文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

宋 · 王迈
当轴开边衅,朝绅半诡随。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
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

注释

当轴:朝廷核心。
衅:争端。
诡随:迎合权势。
公方:大臣。
献纳:进言献策。
安危:国家安全。
饰:加强。
湟中备:湟中地区防御。
马邑师:马邑的军队。
枘凿:不合时宜,格格不入。
蓍龟:古代占卜工具,象征决策参考。

翻译

朝廷开启边疆纷争,官员们多迎合权势。
大臣负责进言献策,必定涉及国家安危。
希望加强湟中防备,切勿轻视马邑的军队。
那时虽然不合时宜,如今却如同占卜的龟甲和蓍草般重要。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属于古体诗。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赞美。

“当轴开边衅”,这里的“轴”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事务的竹简,“开”则是开启或开始之意。结合下文,诗人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重要时刻,当国家面临边疆危机的时候。

“朝绅半诡随”,“朝绅”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半诡随”则表达了一种态度,即这些官员在处理国事时并非全心全意,而是有所保留甚至有欺骗之行为。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这里的“公方”可能是指公正无私的官员,“司献纳”则是提交报告或建议。诗人赞扬这些忠诚的官员,他们的话语总是关注国家的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愿饰”表达了希望和愿望,“湟中备”可能指的是准备好防御以应对边疆的威胁。后半句则是在强调不要轻视边境的军事力量(马邑师)。

最后两句“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通过古代占卜用具——蓍草和龟壳来比喻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即使在过去,即便是细小的事,也如同占卜一样被严肃对待。而现在,却似乎已经不再重视这些了。

整首诗充满了对于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肯定,同时也隐含着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王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