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屐若来晚,挑包不可寻
出处:《空师欲游岳往访山寺》
宋 · 赵汝燧
闻师游岳去,打急访高岑。
蹑屐若来晚,挑包不可寻。
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
行住无非道,何须枉费心。
蹑屐若来晚,挑包不可寻。
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
行住无非道,何须枉费心。
注释
游岳:游历名山。高岑:高人岑先生,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德高望重的人。
蹑屐:轻快地踏着木屐。
挑包:携带包裹,可能指行李或随身物品。
山寒梅意悄:山中的寒冷使得梅花的开放更加静谧。
鸟声深:鸟鸣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显得深沉。
行住无非道:行走和停留都符合修行的道路。
枉费心:不必白费心思。
翻译
听说老师要去游历名山,急忙前去拜访高人岑先生。如果脚步慢了,恐怕会错过他的踪迹,找不到他居住的地方。
山间的寒冷让梅花更加悄然绽放,树林茂密,鸟儿的叫声显得深远。
行走在山中,无论是前进还是停留,都是修行之道,何必徒劳费心寻找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作品《空师欲游岳往访山寺》。诗中描绘了空师游岳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探访之情。首句“闻师游岳去”直接点出主题,接着“打急访高岑”表达了诗人急于寻找空师的急切心情。第三句“蹑屐若来晚”通过“蹑屐”(轻步行走)和“若来晚”暗示了山路的崎岖和寻找的不易,第四句“挑包不可寻”进一步强调了寻访的艰辛。
后两句“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通过描绘山中的寒冷、梅花的悄然绽放以及深林中鸟鸣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展现了空师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禅意。最后两句“行住无非道,何须枉费心”则传达出诗人对空师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认为空师的行动与生活都充满了道的痕迹,无需过多的寻找和打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行访友的画面,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