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泽之润,邦家之光全文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

出处:《赠戴石玉
宋 · 王炎午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孰为玉工,师友父兄。
他山之石,今则在我。
彼璞之弃,我责之堕。
为瑚为琏,如圭如璋。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
玉不自毁,人自丧宝。
闻士称名,不离其道。

拼音版原文

zhuózhīzhīchéng

shúwèigōngshīyǒuxiōng

xiānshānzhīshíjīnzài

zhīzhīsuí

wèiwèiliǎnguīzhāng

shānzhīrùnbāngjiāzhīguāng

huǐrén槿jǐnshí

wénshìchēngmíngdào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待友人如同雕琢玉石一般的期望和赞美。开篇“琢之磨之,玉汝于成”表达了通过不断打磨和雕刻,使玉石达到完美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玉石的描写,也象征着人与人的交往和精神层面的相互砥砺。

接着,“孰为玉工,师友父兄”一句强调了在这过程中,玉工的角色如同师傅、朋友和家人一般重要。他们不仅是技艺传承者,更是精神上的支持与陪伴。

“他山之石,今则在我”表明远方来的珍贵之物,现在已归于己手。这也许暗示着诗人的得遇或收藏了一件珍贵的玉器,而这件玉器来源于远方之山。

紧接着,“彼璞之弃, 我责之堕”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被弃置不用的美玉感到惋惜和自责,因为它们本应得到更好的珍视和利用。

“为瑚为琏,如圭如璋”这几种玉器的名称,不仅展现了古代对玉文化的深厚积淀,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成为坚固、光滑、美丽的存在。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则是将玉石比作自然界中滋润万物的山川泽地,以及能够照亮国家和家庭的光芒。这一比喻不仅表明了玉石的价值,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玉不自毁,人自丧宝”这句意味着玉石本身不会自行破碎,而是由于人的疏忽和不珍惜而导致其价值和意义的丢失。这句话也可解读为对人的提醒,要珍视那些美好的事物。

最后,“闻士称名,不离其道”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被誉扬之士的尊崇,他们如同名声一样,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道路和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玉石的雕琢与赏析,将深层次的人际交往、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