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牧苦陲传,束带无时閒
出处:《初至玉阳二首》
明 · 区怀瑞
践玉作名城,乃介荆郢间。
西称汤沐邑,北列价人藩。
蚕丛复东路,设险抗云关。
宰牧苦陲传,束带无时閒。
晨起理讼牒,日旰不得还。
臞瘁道固然,宁有冰雪颜。
抚兹锋镝馀,徒思物力殚。
颓垣隐草莽,暴骨如丘山。
何事豺虎嗥,四郊行且艰。
西称汤沐邑,北列价人藩。
蚕丛复东路,设险抗云关。
宰牧苦陲传,束带无时閒。
晨起理讼牒,日旰不得还。
臞瘁道固然,宁有冰雪颜。
抚兹锋镝馀,徒思物力殚。
颓垣隐草莽,暴骨如丘山。
何事豺虎嗥,四郊行且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玉阳城的历史地位与现状,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首先,开篇“践玉作名城,乃介荆郢间”描绘了玉阳城作为重要城市的地位,位于荆郢之间,具有战略价值。接着,“西称汤沐邑,北列价人藩”进一步强调了其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西边是汤沐之地,北边则是重要的防御屏障。
然而,接下来的几句“蚕丛复东路,设险抗云关。宰牧苦陲传,束带无时閒”则揭示了玉阳城在历史上的军事防御作用,以及在政治治理上的艰难。这里提到的“蚕丛”可能是指古代的军事要塞或道路,而“云关”则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险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员在边陲地区治理的艰辛与忙碌。
“晨起理讼牒,日旰不得还”描述了官员们处理政务的繁忙,从清晨到傍晚都忙于处理诉讼文书,无法抽身休息。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官僚制度下基层官员的辛劳。
“臞瘁道固然,宁有冰雪颜”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治理边陲地区的官员们因长期劳累而面容憔悴,即使在严寒中也难以保持容光焕发的状态。这反映了古代官场的残酷与艰辛。
最后,“抚兹锋镝馀,徒思物力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遗留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颓垣隐草莽,暴骨如丘山”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废墟中杂草丛生,战场上遗弃的尸体堆积如山,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何事豺虎嗥,四郊行且艰”则以“豺虎嗥”象征战争与暴力,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四面八方环境艰难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阳城历史与现状的描绘,以及对官僚治理、战争遗留问题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