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
出处:《瓦屋山歌赠高公次一首》
明 · 黄省曾
通平辞会稽,远栖峨嵋月。
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
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
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
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
自古餐霞人,寄迹在云岛。
仙令左绵彦,窥探紫书早。
蜉蝣视尘世,轩圭一何小。
少登五凤楼,双凫下长洲。
横琴啸白日,把酒思丹丘。
抗怀无心云,对客如虚舟。
洒然厌嚣諠,选胜求瓦屋。
万里青天西,清虚隔人俗。
珠树浮层阿,瑶芝蔼深谷。
于此搆金房,命侣营河车。
萝窗桃李枝,春风易成花。
它时遵三山,谈笑随洪崖。
伊余隐吴门,素心本同调。
待游五岳馀,即泛瞿塘棹。
愿结蓬海盟,携手瀛洲道。
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
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
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
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
自古餐霞人,寄迹在云岛。
仙令左绵彦,窥探紫书早。
蜉蝣视尘世,轩圭一何小。
少登五凤楼,双凫下长洲。
横琴啸白日,把酒思丹丘。
抗怀无心云,对客如虚舟。
洒然厌嚣諠,选胜求瓦屋。
万里青天西,清虚隔人俗。
珠树浮层阿,瑶芝蔼深谷。
于此搆金房,命侣营河车。
萝窗桃李枝,春风易成花。
它时遵三山,谈笑随洪崖。
伊余隐吴门,素心本同调。
待游五岳馀,即泛瞿塘棹。
愿结蓬海盟,携手瀛洲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仙道的修行者,其行踪遍及名山大川,从会稽到峨嵋,再到瓦屋山,展现了他不拘一格的修道之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人通过“通平辞会稽,远栖峨嵋月”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修行者的出世形象。接着,“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描述了修行者向仙人求道的过程,暗示了其修行的神圣性和神秘性。随后,“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进一步展现修行者通过炼丹术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体现了道教追求永恒生命的哲学思想。
“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则描绘了修行者在自然环境中修炼的情景,鹤鸣象征着清静与高洁,服气则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方法之一。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表现了修行者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感动孝顺之人,与他们相遇并结缘。这种超越世俗的友谊,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暗示了修行者掌握了深奥的秘法,能够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自由往来,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能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修行者追求仙道的坚定信念,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中蕴含的道教思想、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构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