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出处:《赋得早雁出云鸣》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初秋:指秋季刚开始的时候。玉露:清澈而珍贵的露水,常用来形容秋露。
早雁:指秋季最早南飞的大雁。
空鸣:在空中鸣叫。
隔云:被云层隔开。
乱影:影子交错、不清晰的样子。
因风:因为风的原因。
乍含声:时而能听到声音,时而听不到,声音忽隐忽现。
翻译
初秋时节露水清冽,早雁在空中鸣叫着飞过。它们穿过云层时身影时隐时现,随风而来的鸣声时断时续。
鉴赏
在这首诗中,"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秋天的早晨,露珠晶莹如玉,清凉而纯净;大雁在苍穹的天空中飞翔,叫声回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受,也传达了一种高远脱俗的情怀。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进一步渲染。雁群在天空飞翔,偶尔被浮动的云朵遮挡,使得它们的身影看起来断续不一;而它们的鸣叫随着微风飘扬,时隐时现,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早雁出云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动态美的把握,以及对自由飞翔精神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有力,意境开阔而不失细腻,是一首富含意象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