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出处:《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 · 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黄茅古道:一条古老的荒凉道路。羸马:瘦弱的马。
南州:南方的某个州。
嗤:嘲笑。
齐鲁:古代中国山东地区,这里代指中原人士。
楚囚:被囚禁的楚国人,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岁年:岁月。
沧洲:水边或海边的荒凉地方,这里泛指广阔的大地。
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常用来象征长寿。
黑头:指头发未白,表示年龄尚小或青春。
翻译
在那遥远的黄茅古道之外,一匹瘦弱的马从南方州出发。有旅人嘲笑齐鲁之地的人,又有谁会关心被囚禁的楚地之人呢。
岁月如流水般流逝,风雨笼罩着苍茫大地。
手中握着菖蒲凝视,我并不期待青春永驻。
鉴赏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宋代创作的,名为《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诗中的意境与用词都透露着作者对故国、对历史的深沉思念。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这里画出了一个远古时期的景象,“黄茅”指的是野草,“古道”则代表了往昔岁月的痕迹,而“羸马”则是形容马匹瘦弱无力,它们在南方某个州发育生长。这些描述似乎是在追忆历史,感慨时光变迁。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诗人提到“有客”,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流浪异乡的人,他们或许在嘲笑齐鲁之地的繁华,或是在追问谁会记挂楚国的囚徒。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同情,以及对于时代变迁中人们命运的反思。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付流水”则比喻着岁月像河水一样不断地流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无情、历史变迁带来的感慨。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诗人用“手把菖蒲”来形容自己在静谧中观赏着这些平凡之物,而“黑头”指的是普通百姓,“非所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记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