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会赋嘉宾敖,予衰尚可追风骚
想当龙门夺锦袍,从臣拱手看挥毫。
衡茅咫尺临江皋,浮光滟滟翻金涛。
满帆何处乘风艘,千山过眼同奔逃。
不防鲙鲤兼炰羔,酒酣起舞如飞猱。
醉中往往笑成咷,一时辈流籍湜翱。
嗟予蹇剥意郁陶,七年坐困山林牢。
迩来天旱地不毛,釜鱼薪蚁何嗷嗷。
谁能读诗夜焚膏,只益心蓬增目蒿。
丈人纯白羞桔槔,终日抱瓮忘其劳。
今春属国纷旗旄,两淮供亿争鸣鼛。
干戈载戢弓其韬,此行辅弼环萧曹。
藁街伫见悬酋豪,买牛卖剑犊卖刀。
我虽不饮当漱醪,堆盘况有瑶池桃。
鹿鸣会赋嘉宾敖,予衰尚可追风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在秋夜对月吟咏,怀抱高远志向的场景。诗人以"何人夜作秋虫号"开篇,设问后答,以"吟诗坐对山月高"展示其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想当龙门夺锦袍,从臣拱手看挥毫"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将自己比作历史上以文才著称的人物,从臣,显示出诗人对名士生活的向往。
在下片,诗人写到了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内心的感受。"衡茅咫尺临江皋,浮光滟滟翻金涛"中的"衡茅"是指用茅草做成的笔架,展现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和才艺横溢;而"满帆何处乘风艘,千山过眼同奔逃"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场酒宴中的欢乐情景,"不防鲙鲤兼炰羔,酒酣起舞如飞猱"中的"鲙鲤"指的是鱼和肉的烹调,表达了宴席上的丰盛和愉悦;"醉中往往笑成咷,一时辈流籍湜翱"则描绘了一场酒逢自如、欢乐至极的聚会。
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情景突然转换,出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不满。"嗟予蹇剥意郁陶,七年坐困山林牢"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处于困顿状态的无奈与悲哀;"迩来天旱地不毛,釜鱼薪蚁何嗷嗷"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灾害频发、生灵涂炭的惨状。
诗人随后写到了自己阅读古诗时的情形和感受。"谁能读诗夜焚膏, 只益心蓬增目蒿"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艰难中寻找精神慰藉的愿望。
最后,诗人转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丈人纯白羞桔槔,终日抱瓮忘其劳"描绘了一位老人的勤劳与隐忍;"今春属国纷旗旄,两淮供亿争鸣鼛"则指向了当时的战乱和百姓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理想与现实、美好与困顿对立起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