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羡杀南塘好,拟买扁舟学钓翁
出处:《春日游何氏园》
元 · 杨云鹏
旋引溪流环小苑,出墙袅袅见长虹。
临风遥听有人语,隔水却疑无路通。
尘迹尽抛双屦外,春光别贮一壶中。
当门羡杀南塘好,拟买扁舟学钓翁。
临风遥听有人语,隔水却疑无路通。
尘迹尽抛双屦外,春光别贮一壶中。
当门羡杀南塘好,拟买扁舟学钓翁。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云鹏的《春日游何氏园》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生动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旋引溪流环小苑”,诗人巧妙地将溪流引入园中,使之环绕整个园林,营造出一种灵动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出墙袅袅见长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彩虹比作从墙内伸出的细长之物,形象地描绘了彩虹在园中的独特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园内的景色之美。
“临风遥听有人语,隔水却疑无路通”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表现了园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风吹过时,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交谈声,而水面则似乎阻断了去路,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诱惑的意境。
“尘迹尽抛双屦外,春光别贮一壶中”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诗人将世俗的烦恼抛诸脑后,沉浸在春光之中,仿佛将春天的美好都收于一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当门羡杀南塘好,拟买扁舟学钓翁”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南塘美景的羡慕之情,并且想要效仿垂钓的老翁,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