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过盘石,仰见苍苍山
已嫌狐裘重,渐喜絺縠单。
朅来古清湘,狂风捲涛澜。
小市人寂寂,夜深雪漫漫。
谁知桂岭北,风雪如长安。
明朝过盘石,仰见苍苍山。
上有千尺松,下有百丈滩。
刘子方避谤,结茅寓其间。
却扫谢友朋,儿女俱团圞。
南行敢踌躇,履险如惊湍。
我心本无虑,莫作拘囚看。
肯学老钟仪,楚奏声嘶酸。
鉴赏
此诗《雪中过盘石山寄刘季山》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描绘了诗人离家六十日后,穿越风雪,行至盘石山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刘季山的思念之情。
首句“离家六十日,晴岚逐征鞍”,开篇即点明诗人离家已久,晴朗的山岚伴随着他远行的马鞍,既展现了旅途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接着,“已嫌狐裘重,渐喜絺縠单”两句,通过服饰的变化,反映了天气从寒冷到温暖的转变,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条件变化的适应与乐观态度。
“朅来古清湘,狂风捲涛澜”描绘了诗人到达古清湘时,面对狂风卷起的巨浪,展现出旅途的艰难与壮阔。
“小市人寂寂,夜深雪漫漫”则以静谧的小市和深夜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
“谁知桂岭北,风雪如长安”一句,将桂岭北的风雪比作长安,不仅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明朝过盘石,仰见苍苍山”预示着第二天将经过盘石山,抬头可见的苍山,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上有千尺松,下有百丈滩”通过高耸的松树和深邃的河滩,展现了盘石山的雄伟与险峻,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刘子方避谤,结茅寓其间”提到友人刘季山避世隐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与怀念。
“却扫谢友朋,儿女俱团圞”描述了刘季山远离尘嚣,与家人团聚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和谐生活的向往。
“南行敢踌躇,履险如惊湍”表现了诗人即使在困难面前也不退缩的决心,比喻行走于险境如同急流中的船只,充满勇气与决断。
“我心本无虑,莫作拘囚看”表明诗人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困扰,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肯学老钟仪,楚奏声嘶酸”最后以老钟仪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不愿像钟仪那样被外在环境所束缚,希望保持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友情、家庭和自由的深深眷恋,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