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和:唐宪宗的年号。不肯归:形容寒气未消。
雪花一尺围:形容雪下得很大。
崩腾:形容冰凌破碎。
幡旂:旗帜。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神祇。
万玉妃:形容众多仙女。
翕翕:形容动态的气氛。
哗哗:形容波涛声。
丰年祥:丰收的吉祥预兆。
寸诚:微小的诚意。
翻译
元和六年的春天,寒冷的气息依然滞留不散。到了河南二月的末尾,雪花大如一尺围绕。
冰凌互相碰撞挤压,如同龙凤交错飞翔。
波涛翻滚,仿佛被天风吹动的旗帜。
白帝的仪仗队盛大,将士们的头巾飞扬衣袍摆动。
白霓引领道路,众多仙女随后跟随。
天地间充满生机,阴暗处也显出活力。
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哪有空闲去讨论对错。
有人说这是丰年的预兆,人们可以期待丰收。
我向往真诚的祈祷,哪怕只有一丝诚意也被认为伟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罕见的春季大雪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异常天气的惊讶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一句直接点出了诗歌发生的时间背景,是一个本应温暖的季节却仍然被寒冷气息所笼罩。紧接着,“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具体描绘了异常的天气现象——深春时节竟然下起了一尺深的积雪,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多见。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用来形容雪花纷飞的壮观场景,其中“崩腾”和“相排拶”传达出雪块相互撞击的力量感,而“龙凤交横飞”则以神话中的祥瑞之物比喻雪花,强调了这场雪的非凡与壮丽。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进一步渲染了雪花纷飞中带来的动感和威力,仿佛连天空中的旗帜也被卷入这狂野的舞蹈之中。“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则是对这一场景的神化叙述,借助了古代中国的天文观念,将雪花比作上天的羽翼和守护者。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可能是在描绘一位贵族或仙人的形象,出行在这片雪中,如同万玉组成的后宫。这里的“白霓”可能指的是雪中的光芒或者是神话中的祥瑞之气。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则是一种转换,诗人开始反思这场雪对农业和百姓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这里的“翕翕”形容积雪的厚重,而“哗哗”传达出自然界中力量运行的声音。
最后,“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诗人表达了对这场罕见春雪的震惊,并且开始思考它可能带来的吉凶预兆。在这里,“生平未曾见”表明这是诗人前所未有的经历,而“何暇议是非”则是在质疑这种现象是否值得讨论。
随后,诗人引入了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丰年的好年景可能带来的是祥瑞和食物的充裕。这一转折点上,诗人的心情似乎有所缓解。在最后,“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世间万象的敬畏之心。